
2023年雙11電商平臺現狀分析
一、深度洞察
從宏觀角度來看,雙11的玩法已經沒有太多的創新。然而,近兩三年來,市場最大的增量機會無疑來自于直播風口。尤其是當有真人,尤其是明星主播、超級達人主播這種角色,去給用戶推薦商品時,它的互動感更強。
在深度市場調研雙11的電子商務趨勢中,我們發現,傳統三C產品和智能硬件的表現引發了特別的關注,對于市場動態的解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今天。
傳統三C產品和智能硬件在雙11中的銷售情況,對于整個市場走勢的理解至關重要。特別是,學習本和平板電腦這類產品的銷售趨勢既是消費者需求的反映,又直接影響著市場動態。
智能硬件市場的變化,新的智能硬件如何引領增量,以及市場上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我們希望了解的是,對于這些新的智能硬件,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并通過此來預測市場的未來趨勢;許多頂部公司發布的戰報表現出了強烈的積極態勢。也表明在電子商務領域,盡管面臨困境,但仍有不少公司能夠憑借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實現鎮品的增長。
不論是各維度分析還是從研究報告看:盡管用戶的活躍度在增長,但用戶的消費力卻在下降。這不僅表現在用戶高頻使用網購平臺,也表現在用戶對于品牌的選擇趨于低下。除了無法替代的超級大標品如蘋果手機,其他的一些小的品類,如家電、快消品和耐消品,大多都在尋找平價替代品。這無疑是整個電子商務市場正在發生的一種重要變化,也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
⇒ | 企業動態監測 | 行業動態監測 | ||||||
周度動態監測 | 月度動態監測 | 季度動態監測 | 年度動態監測 |
觀察線上平臺的數據,可以發現抖音與快手的加總值約在2400億至2500億左右,其中抖音占據了1600至1700億。雖然抖音的基數并不小,但其增量邏輯主要源于頭部效應,依賴于頭部達人與品牌店鋪在雙十一期間的瘋狂推廣。這種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無法照顧腰部以下的客戶,廣告投入與利潤難以對齊。
快手的整體量級則在900億至930億之間,對比淘系的數據,包括淘寶、天貓等,整體數據接近6000億,與京東相比,淘系與京東的交易倍數在2.2至2.5之間,這種倍數差異在之前的大促期間便已顯現。
另一方面,拼多多的營銷場景并不在雙11和618.因為其常態價格已經足夠低。在雙11期間,其主要目標是打心智,強化用戶對頭部品牌的印象,如蘋果手機等。因此,拼多多的整體數據大約在1000億左右。
如果將這些線上主流電商平臺的數據縱向對比,與去年相比,2021年的增速大約在5%至6%左右。但是這個數據僅包含了傳統電商平臺,新的行業賽道玩家,如視頻號、小紅書、B站等同樣參與了電商領域的競爭,給整個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量。雖然從整個市場來看,這些新賽道的占比大約在5%至6%左右,但其背后的增量邏輯和用戶商品轉化等潛在價值則無法直觀展示。
展望未來,到2024年,無論是全域的發展趨勢還是京東和淘寶的前景,都將會因為新興賽道玩家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復雜多元。這無疑對傳統電商平臺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市場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
【熱門行業】 |
化工材料 | 能源 | 機械設備 | 醫療設備 |
食品飲料 | 消費品 | 汽車交通 | 醫療健康 |
電子產品和半導體 | 農業 | 網絡及通信 | 軟件及商業服務 |
二、市場現狀
總體來看,盡管經濟形勢不明朗,但電子商務市場仍然存在足夠的紅利。直播電商雖然在近三年內興起,但已經快速進入了瓶頸期,盈利性變得難以改善。因此,對于電子商務市場來說,既要警性頂部電商的挑戰,也要把握傳統電子商務的機會。
市場上的新平臺迅速崛起,品牌商們也開始回歸利潤導向。首先,新平臺的火熱周期通常不會超過三年,例如直播電商,其兩三年的增速最快,廣告預算和精力大都投入其中。然而今年,商家開始重新關注利潤增長,重新審視自身的經營模式和銷售策略。以盈利效益最好的經營場景來看,小紅書、淘寶和京東的POP店相對盈利性較強,廣告投入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符合商家預期。
新平臺不只是電商的新風口,也為商家提供了機會進行供應鏈改良。商家可以通過市場分析,調整產品線,提高盈利性。而低價格策略也因此成為商家的首選,所有的電商平臺都要求商家保持全網同價,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然而,這也使得電商平臺之間的差異化競爭越來越少,更多的競爭將會在服務端展開。例如京東的小時達服務,就是一個服務競爭的例子。電商平臺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如即時配送,價差保險,分期金融等,來吸引消費者。對于品牌商來說,他們需要將經營重心和資源投入到能夠滿足他們品牌特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