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通信(SemanticCommunication)是一種可將用戶的需求和信息含義融入通信過程中的全新架構,該架構有望成為未來萬物智聯網絡的新型基礎范式,從根本上解決基于數據的傳統通信協議中存在的跨系統、跨協議、跨網絡、跨人—機不兼容和難互通等問題,真正實現“萬物透明智聯”的宏偉愿景。
一、優勢(Strengths)
技術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團隊在語義通信理論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建立了完整的語義信息理論框架,并提出了語義基物理模型、非線性變換編碼等多項關鍵技術,還搭建了國際首個面向 6G 通信與智能融合的外場試驗網,驗證了語義通信在多項通信核心基礎指標上有顯著性能提升,為語義通信市場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政策支持:國家對語義通信標準化工作大力支持,已成立針對語義通信國際標準化的任務組,由相關團隊牽頭,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廠商等國際國內 30 余家單位積極參與,推動語義通信技術的國際標準化,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政策環境。
市場需求旺盛:隨著 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沉浸式視頻傳輸、無人車聯、無人機網絡、泛在連接衛星通信及大規模物聯網等場景對通信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5。語義通信以任務為主體先理解后傳輸,能大幅提升通信系統的傳輸效率和可靠性,可滿足這些新興場景的需求。
產業基礎雄厚:中國通信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龐大的產業規模,在通信設備制造、網絡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如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制造商在全球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運營商擁有完善的通信網絡和大量的用戶資源,為語義通信的應用和推廣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二、劣勢(Weaknesses)
技術成熟度待提高:盡管在語義通信理論和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進展,但整體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與傳統通信技術相比,成熟度還不夠高。例如,目前語義通信還缺乏像傳統通信那樣嚴謹的數學理論支撐,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存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問題。
人才短缺:語義通信涉及到通信、人工智能、數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需要既懂通信原理又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目前,這種復合型人才相對短缺,可能會限制語義通信市場的發展速度。
成本較高:語義通信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包括算法開發、設備制造、網絡升級等方面。在技術發展初期,由于規模效應尚未形成,成本較高,可能會導致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相對較高,影響市場的推廣和普及。
三、機會(Opportunities)
6G 發展機遇:6G 作為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對通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義通信被認為是 6G 的候選技術之一,隨著 6G 的發展,語義通信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例如,在 6G 的智能工業、智能交通等應用場景中,語義通信可以更好地滿足低時延、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
行業數字化轉型: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快,對通信技術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語義通信可以為醫療、金融、教育等行業提供更高效、智能的通信解決方案,助力行業實現數字化升級。比如在醫療領域,語義通信可用于遠程醫療診斷,準確傳輸患者的病情信息。
國際市場拓展:在語義通信國際標準化的推動下,中國的語義通信技術和產品有機會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競爭。憑借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中國企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份額,提升中國在全球通信領域的影響力。
四、威脅(Threats)
競爭激烈:全球語義通信市場競爭激烈,國外一些科技巨頭和通信企業也在積極開展語義通信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例如,美國、歐盟等地區的企業在人工智能和通信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可能會對中國企業形成競爭壓力。
安全與隱私問題:語義通信涉及到對信息的理解和處理,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安全和隱私風險。如何保障語義信息的安全傳輸和存儲,防止用戶信息泄露,是語義通信市場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標準不統一:目前,語義通信行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國際標準,不同企業的技術和產品之間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這會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用戶的選擇和市場的發展,也不利于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第一章 語義通信發展綜述
1.1. 語義通信行業界定及簡介
1.1.1. 語義信息論簡介
1.1.2. 語義通信的定義
1.1.3. 語義通信的發展背景
1.1.4. 萬物智聯網與語義通信網絡
1.2. 通信的基本問題
1.2.1. 通信的技術問題
1.2.2. 通信的語義問題
1.2.3. 通信的有效性問題
1.3. 語義通信網絡的開放問題
1.3.1. 語義多義性解析
1.3.2. 多模態協同語義感知與識別
1.3.3. 環境變化的快速感知、識別和預測
1.3.4. 語義知識庫的自學習與自更新架構
1.3.5. 語義通信網絡安全性
第二章 中國語義通信發展環境分析
2.1. 語義通信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1.1. 語義通信行業監管體制
2.1.2.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2.1.3. 語義通信行業主要政策及解讀
2.2. 語義通信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2.2.1. 宏觀經濟發展形勢
2.2.2. 宏觀經濟前景展望
2.2.3. 宏觀經濟對語義通信行業發展的影響
2.3. 語義通信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2.3.1. 國內社會環境分析
2.3.2. 社會環境對語義通信行業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語義通信發展現狀分析
3.1. 語義通信發展概況
3.2. 語義通信的研究現狀
3.2.1. 語義通信的基本概念的提出
3.2.2. 語義通信在學術界的研究現狀
3.2.3. 語義通信在工業界的研究現狀
3.2.4. 語義通信技術在中國的研究現狀
3.3. 語義通信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瓶頸
3.4. 語義通信行業格局分析
3.4.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主要競爭梯隊
3.4.2.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TOP5-10頭部玩家
3.4.3.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其他玩家
3.5. 語義通信主要參與方分布
3.5.1. 主要制造方
3.5.2. 主要科研院校方
3.5.3. 主要研究機構方
3.5.4. 主要行業協會方
第四章 語義通信國際發展現狀分析
4.1. 語義通信行業國際格局分析
4.1.1. 國際上語義通信行業主要競爭梯隊
4.1.2. 國際上語義通信行業TOP5-10頭部玩家
4.1.3. 國際上語義通信行業其他玩家
4.2. 語義通信國際主要參與方分布
4.2.1. 國際主要制造方
4.2.2. 國際主要科研院校方
4.2.3. 國際主要研究機構方
4.2.4. 國際主要行業協會方
第五章 點對點語義通信模型、組成及局限性
5.1. 語義通信模型的分類
5.1.1. 目標驅動的語義通信模型
5.1.2. 基于Shannon信息論的語義通信模型
5.2. 語義通信的構成
5.2.1. 語義知識庫
5.2.2. 語義編碼器
5.2.3. 語義譯碼器
5.2.4. 語義噪聲
5.3. 點對點語義通信的局限
5.3.1. 知識難共享
5.3.2. 語境難感知且難識別
5.3.3. 資源需求雅滿足
5.3.4. 模型協同和隱私安全間的矛盾
第六章 語義通信網絡組成和范例
6.1. 語義通信網絡的組成
6.1.1. 面向網絡的語義表征
6.1.2. 邊緣計算和存儲服務單元
6.1.3. 全局知識與模型庫
6.1.4. 私有知識與模型庫
6.1.5. 用戶終端
6.1.6. 語義識別器
6.1.7. 語義解釋與還原器
6.2. 基于聯邦邊緣智能的語義通信組網范例
第七章 語義通信相關行業6G網絡架構愿景與關鍵技術展望
7.1. 6G網絡發展概述
7.1.1. 6G網絡架構愿景
7.1.2. 6G網絡應用的特征
7.2. 6G網絡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
7.2.1. DOICT融合的技術驅動
7.2.2. IP新技術驅動
7.3. 6G總體網絡架構展望
7.3.1. 網絡架構需求
7.3.2. 6G網絡總體架構展望
7.4. 6G網絡潛在技術和關鍵能力
7.4.1. 潛在架構類技術
7.4.2. 潛在能力類技術
7.5. 6G網絡未來發展趨勢
7.5.1. 網絡技術創新將在6G網絡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網絡架構創新將是6G的核心創新之一
7.5.2. DOICT技術跨界融合,共同驅動6G網絡架構的演進
7.5.3. IP組網技術與移動網絡的結合將成為6G網絡發展新突破的契機
7.5.4. 網絡架構方案需逐步收斂,最終形成全球統一的6G網絡架構標準
第八章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產業鏈分析
8.1. 語義通信產業鏈模型及特點
8.1.1. 語義通信產業鏈結構分析
8.1.2. 主要環節增值空間
8.1.3. 語義通信行業與上下游行業的關聯性
8.2. 語義通信上游行業發展分析
8.2.1. 衛星通訊
8.2.2. 太赫茲通信
8.2.3. 上游行業對語義通信行業的影響
8.3. 語義通信下游行業發展分析
8.3.1. 下游行業發展現狀
8.3.2. 下游主要應用領域
8.3.3. 下游行業對語義通信行業的影響
第九章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重點企業研究
9.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9.1.1. 企業發展概況
9.1.2. 主營業務結構
9.1.3. 典型代表產品
9.1.4. 相關產業布局
9.1.5. 核心競爭優勢
9.1.6. 最新發展動態
9.2. 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業發展概況
9.2.2. 主營業務結構
9.2.3. 典型代表產品
9.2.4. 相關產業布局
9.2.5. 核心競爭優勢
9.2.6. 最新發展動態
9.3. 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業發展概況
9.3.2. 主營業務結構
9.3.3. 典型代表產品
9.3.4. 相關產業布局
9.3.5. 核心競爭優勢
9.3.6. 最新發展動態
9.4.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業發展概況
9.4.2. 主營業務結構
9.4.3. 典型代表產品
9.4.4. 相關產業布局
9.4.5. 核心競爭優勢
9.4.6. 最新發展動態
9.5. 廣東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1. 企業發展概況
9.5.2. 主營業務結構
9.5.3. 典型代表產品
9.5.4. 相關產業布局
9.5.5. 核心競爭優勢
9.5.6. 最新發展動態
9.6.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9.6.1. 企業發展概況
9.6.2. 主營業務結構
9.6.3. 典型代表產品
9.6.4. 相關產業布局
9.6.5. 核心競爭優勢
9.6.6. 最新發展動態
9.7. 溫州意華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9.7.1. 企業發展概況
9.7.2. 主營業務結構
9.7.3. 典型代表產品
9.7.4. 相關產業布局
9.7.5. 核心競爭優勢
9.7.6. 最新發展動態
9.8. 深圳金信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8.1. 企業發展概況
9.8.2. 主營業務結構
9.8.3. 典型代表產品
9.8.4. 相關產業布局
9.8.5. 核心競爭優勢
9.8.6. 最新發展動態
9.9. 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9.1. 企業發展概況
9.9.2. 主營業務結構
9.9.3. 典型代表產品
9.9.4. 相關產業布局
9.9.5. 核心競爭優勢
9.9.6. 最新發展動態
9.10. 宏和電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10.1. 企業發展概況
9.10.2. 主營業務結構
9.10.3. 典型代表產品
9.10.4. 相關產業布局
9.10.5. 核心競爭優勢
9.10.6. 最新發展動態
第十章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分析
10.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規模預測
10.1.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增長驅動因素
10.1.2.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市場容量預測
10.1.3.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細分市場容量預測
10.2.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前景預測
10.2.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發展限制因素
10.2.2.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發展潛力分析
10.2.3.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未來前景展望
10.3.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投資機會
10.3.1. 細分產業投資機會
10.3.2. 區域市場投資機會
10.3.3. 產業鏈投資機會
10.3.4. 相關產業投資機會
10.3.5. 其它投資機會
10.4.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投資風險提示
10.4.1. 政策風險
10.4.2. 環境風險
10.4.3. 市場風險
10.4.4. 產業鏈上下游風險
第十一章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建議
11.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企業發展規劃分析
11.1.1.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企業發展戰略規劃背景意義
11.1.2. 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11.1.3. 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
11.1.4.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1.1.5.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企業戰略規劃方向建議
11.1.6. 發展戰略規劃的準備
11.1.7. 企業核心戰略制定
11.1.8. 規劃中企業戰略選擇
11.2. 中國語義通信行業投資建議
11.2.1. 語義通信行業發展策略建議
11.2.2. 語義通信行業投資方向建議
11.2.3. 語義通信行業投資方式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