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每年能夠產出近200份定制化報告以及上千份細分市場調研報告。公司構建了涵蓋8000萬以上的海外樣本、30萬以上的權威專家信息以及3600萬以上的國內電話樣本與企業樣本,為各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助力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與實時渲染技術的深度融合,虛擬數字人已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應用的前沿,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人機交互的核心載體。
定義
虛擬數字人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創建的,具有人類外貌、行為特征和交互能力的虛擬實體。它們可以模擬人類的語音、表情、動作等,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提供個性化服務。根據應用場景和功能特點,虛擬數字人可分為服務型虛擬數字人、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等。
政策紅利加速行業落地
國家層面將虛擬數字人納入重點工程,工信部《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推動數字人制作便捷化、精細化、智能化”,并要求建成國家級數字人訓練資源庫。地方政府通過稅收優惠、產業基金等方式加速產業鏈集聚,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已建成國家級數字人創新中心,單項目最高補貼達億元級別。
產業鏈結構
虛擬數字人產業鏈涵蓋上游技術提供商、中游虛擬數字人開發商和運營商、以及下游應用場景。上游技術提供商包括計算機圖形學、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研發機構;中游開發商和運營商負責虛擬數字人的設計、開發和運營;下游應用場景則廣泛涉及娛樂、教育、醫療、金融等多個行業。
市場規模
根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達120億美元,2025年,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進入爆發期,技術迭代與商業落地形成雙向驅動。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8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5%,較2023年增長320%,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27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1.5%。在中國市場,2024年中國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為45億元人民幣,占全球市場的5.6%,預計2025年增速達35%;娛樂、教育、醫療、零售、金融五大領域貢獻主要增量。
競爭格局
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競爭激烈,頭部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市場調研報告,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主要企業包括Wonder Share、Digital Domain、Mango Excellent Media、Crypton Future Media, Inc.、Tencent、DGene Inc.、Blue Focus Group等。其中,百度、科大訊飛等大廠依托資源與生態優勢占據半數以上席位。同時,世優科技等專注于數字人全棧技術的企業也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躋身行業前列。
區域分布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美和歐洲是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的主要消費地,擁有成熟的技術體系和龐大的用戶基礎。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日本和韓國,憑借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和龐大的年輕消費群體,正成為虛擬數字人市場的新增長點。中國以35%的市占率成為最大單一市場。其中,中國市場規模達168.35億元,占比35%;北美市場以144.3億元緊隨其后,占比30%;歐洲市場81.81億元,占比17%。
技術突破推動產業升級
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與實時渲染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虛擬數字人進入“數智人”階段。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微軟小冰框架等底層技術突破,使數字人具備跨語言理解、多任務處理能力。例如,世優科技自主研發的波塔AI數字人智能體,集成24種情緒模式與180+面部控制點,口型同步精度達98%,可同時處理文本、語音、圖像等多模態輸入,在政務展廳、醫療咨詢等場景中實現“類真人”交互體驗。
市場結構
全球虛擬數字人市場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與深度整合的趨勢。從應用領域來看,娛樂行業占據最大市場份額,約占總體的43%;其次是教育行業,占比29%;零售和金融行業分別占比18%和10%。預計未來五年內,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教育行業的增長速度將超過娛樂行業,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