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7月21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第12條提出,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健全強化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
【解讀】
政策研究報告顯示,第12條提出的關于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內容,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向。這一決策旨在增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確保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經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對該內容的詳細解讀:
一、總體目標
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旨在構建更加穩定、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具體措施
1、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
意義:自主可控是指在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具備較強的把控力,確保安全可靠,同時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這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也是應對外部風險和挑戰的重要保障。
實施路徑: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全面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件到軟件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的全程可控,不受制于人。特別是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領域,要加快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
2、健全強化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
重點產業鏈:明確將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領域作為重點產業鏈進行發展。
體制機制:包括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強產業協同、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技術創新等,為這些重點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
技術攻關:針對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技術和薄弱環節,組織力量進行集中攻關,突破技術瓶頸。
成果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三、保障措施
1、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
定期對產業鏈供應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化解潛在風險。
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平穩運行。
2、完善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
推動產業在國內不同地區之間的有序轉移和協作發展,優化產業布局。
加強轉出地和承接地之間的利益共享和協同發展,實現共贏。
3、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
在重要地區和領域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增強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控制力和保障能力。
建立關鍵產業備份體系,確保在特殊情況下能夠迅速恢復生產供應。
4、加快完善國家儲備體系
加強國家儲備體系建設,提高重要物資和產品的儲備能力。
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調動物資和產品,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民生需求。
四、總結
第12條提出的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旨在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和保障措施的實施,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yjbzr.com)隸屬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市場調研、市場分析、企業研究、行業研究及細分市場研究、調研報告服務供應商。分析師團隊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行業分析報告,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專項調研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