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1、在重慶成立景明科技公司,包含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
12月11日,重慶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葉航軍,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移動終端設備銷售、電子產品銷售、通信設備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二手車經紀、電池銷售、代駕服務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2、小米有品上架Dream GlassLead SE智能AR眼鏡一體機:90°FOV、續航4小時,到手2699元
11月27日,小米有品上架Dream GlassLead SE智能AR眼鏡一體機,現正進行眾籌,12月10日前發貨,到手價2699元。Dream GlassLead SE 內置 5500mAh 電池,續航約4小時;存儲規格為2GB+32GB,支持WiFi、藍牙連接;采用一體化人體工學設計,前后配重均勻,頭戴式結構同步優化光學設計以適應眼鏡用戶,主體170g,后部電池倉160g。
3、小米公布第三季度財報,智能汽車等投入占比達34%
11月23日,小米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總收入70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60億元,同比增長182.9%。而該公司第三季度研發支出50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有關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投入為17億元,占比達34%。
4、小米取得可穿戴設備專利,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11月11日,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可穿戴設備”,授權公告號CN220045875U,申請日期為2023年6月。專利摘要顯示,本公開是關于一種可穿戴設備,包括:殼體,包括后殼。光學透鏡,設置于所述后殼,所述光學透鏡包括由多個同心環紋理構成的至少一個光學中心。用于發射光信號的檢測器組件,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并對應于所述光學透鏡設置可通過檢測器組件發射的光信號對人體監測不同類型的生物特征信息。通過在后殼設置由多個同心環紋理構成至少一個光學中心的光學透鏡,檢測器組件對應于光學透鏡設置,可以提高檢測器組件的探測接收靈敏度,從而提高可穿戴設備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5、1999元!小米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發布:支持一鍵測血壓、跌倒檢測
10月27日,小米在發布了一款名為小米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的新品,售價為1999元。這款記錄儀采用經典手表設計,配備1.43英寸AMOLED高清大屏,鋁合金一體化機身和不銹鋼表圈,同時還擁有精致紋理表冠。該產品最大的賣點是支持一鍵測血壓功能,用戶只需雙擊快捷鍵即可開始測量血壓,同時還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自定義功能。為了提高測量準確性,小米與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北京醫院和阜外醫院等權威醫療機構展開合作研究,并進行了準確性驗證測試。
6、澎湃OS首位成員正式開啟預約,小米Watch S3開啟智能穿戴新里程碑
10月25日,小米智能手表Watch S3在京東自營店上架接受預約,新品將于10月26日登場,和小米14系列同臺發布。和以往小米可穿戴新品不同,小米Watch S3首發搭載小米自研的澎湃OS系統,這是一款"人車家全生態操作系統",它既能用于手機,也能用于汽車、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等。除了搭載澎湃OS,小米Watch S3還將帶來小米首創的百變表圈,手表會支持eSIM獨立通話聯網,同時擁有多彩表帶可供選擇,顏值出眾。
二、華為
1、華為公司取得氣囊、血壓測量裝置及可穿戴設備專利,提高用戶的佩戴舒適性
12月9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氣囊、血壓測量裝置及可穿戴設備“,授權公告號CN220141638U,申請日期為2023年3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氣囊、血壓測量裝置及可穿戴設備,用于改善相關技術中血壓測量裝置佩戴舒適性差的問題。氣囊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膜層和第二膜層。第一膜層用于與皮膚接觸,第一膜層包括第一主體部和第一邊緣部,第一邊緣部和第一主體部相鄰接,且沿第一主體部的周向設置,第二膜層包括第二主體部和第二邊緣部,第二邊緣部和第二主體部相鄰接,且沿第二主體部的周向設置;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圍設出第一腔體,連接且層疊設置的第一邊緣部和第二邊緣部共同構成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位于第一腔體內,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至少部分連接部與腕部的皮膚接觸摩擦,降低腕部的皮膚受到的刺激,進而有利于提高用戶的佩戴舒適性。
2、華為與夏普簽訂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11月27日,華為與夏普于宣布簽訂一份新的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4G和5G在內的蜂窩標準必要專利。該許可協議體現了作為標準貢獻者的兩家企業對知識產權的相互認可,同時也推動了標準化的合作。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于與日本及全球同行合作開發技術標準,未來也將持續與同行繼續合作。先進的技術標準可提升用戶體驗,促進競爭,降低設備和服務成本。
3、華為與長安汽車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擬成立新公司
11月25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協商,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華為擬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將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為共同支持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新公司將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并作為服務于汽車產業的開放平臺,對現有戰略合作伙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新公司將繼續高質量服務好客戶,并與伙伴共同推動智能汽車技術創新和領先、促進汽車產業繁榮發展。
4、華為公司取得可穿戴設備及其轉動裝置專利,拓展了可穿戴設備的適用場景
11月19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可穿戴設備及其轉動裝置“,公開號CN114764221B,專利申請日期為2021年7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轉動裝置,包括轉動結構、第一轉軸和兩個第二轉軸;轉動結構與第一轉軸形成轉動副,轉動結構能繞第一轉軸轉動;兩個第二轉軸分別位于轉動結構的相對兩端,兩個第二轉軸的中心線共線,且第二轉軸的中心線與第一轉軸的中心線正交;兩個第二轉軸能繞自身的中心線轉動,并能夠隨轉動結構繞第一轉軸轉動。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包括主體、該轉動裝置和底托,主體與底托通過該轉動裝置連接,主體能相對底托轉動,還可以與底托分離。本申請的方案拓展了可穿戴設備的適用場景,提升了用戶體驗。
5、華為公開全球第三座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引領穿戴運動健康前沿技術研發
10月27日,華為芬蘭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首次對媒體開放,這是華為全球第三座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也是華為專為探索運動健康未來技術而設立的研究中心,占地面積近千平。近千平實驗室內設有5大研發測試區域,可模擬20+種運動,監測200+生理和生物力學指標,多維度復刻真實運動環境,精準評估身體在不同情況下的運動表現,為智能穿戴技術研究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數據來源。該實驗室配備華為首個大型滑雪模擬機,支持單板和雙板滑雪,可模仿雪地場景,實現全天候滑雪運動的數據采集和研究,同時未來將開展滑雪運動姿態分析、技巧評估等方向研究。
6、華為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實現銷售收入4566億元,凈利潤率為16%
10月27日,華為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66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率16.0%。而去年同期,華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45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為6.1%。
三、TCL科技
1、TCL空調發布小藍翼P7,聯手海思、微軟定義新一代空調
12月13日,TCL小藍翼P7新風空調新品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本次發布會,TCL空調順應空調百年變革趨勢,發布了新一代空調——TCL小藍翼P7新風空調。通過全方位的技術創新,實現了更懂你的健康、更懂你的節能、更懂你的使用習慣的智慧健康體驗升級,定義新一代新風空調。在智慧交互方面:小藍翼P7新風空調通過搭載高性能離線語音模塊,在臥室環境下喚醒率高,讓語音控制變得更自由、更如意。同時搭載雙麥控制系統,具備聲源定位功能,可以實現“風向人吹”或“風避人吹”的效果,可對用戶實施精準送風。
2、TCL科技申請復合材料、薄膜、發光器件與顯示裝置專利,有利于提高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和延長顯示裝置的使用壽命
12月12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復合材料、薄膜、發光器件與顯示裝置“,公開號CN117222244A,申請日期為2022年6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公開一種復合材料、薄膜、發光器件與顯示裝置,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第一化合物為空穴傳輸材料或空穴注入材料,第二化合物為鹵氧化鉍;所述薄膜的材料包括所述復合材料,所述發光器件包括空穴功能層,空穴功能層的材料包括所述復合材料或所述薄膜,從而提高了發光器件的空穴傳輸能力,有效促進發光器件的電子空穴傳輸平衡,改善了發光器件因亮度增加而引起的電流效率滾降問題;將所述發光器件應用于顯示裝置中,有利于提高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和延長顯示裝置的使用壽命。
3、TCL華星推出顯示垂直領域大模型
12月7日,在2023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上,TCL科技旗下TCL華星發布多款顯示新品,并推出了顯示垂直領域大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該模型可以應對面板行業對AI大模型的高要求。值得一提的是,TCL華星的多款產品在滿足基礎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十分重視健康用屏需求,未來公司將積極打造綠色低碳、健康護眼的屏顯產品。
4、全球首發顯示新品亮相DTC2023TCL華星推動顯示產業升級
12月7日,2023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以下簡稱DTC2023)在武漢召開。在本次大會中,TCL華星持續聚焦智慧屏顯生態,開放展示了全新產品、技術、生態及全球化戰略布局,并發布了65吋8K印刷OLED曲面顯示屏等多款基于前沿顯示技術研發的全球首發新品,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5、TCL科技取得語音識別專利,滿足商用級別的語音識別準確率的應用需求
12月1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語音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設備”,授權公告號CN111435592B,申請日期為2018年12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適用于終端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語音識別方法、裝置及終端設備,通過將語音識別過程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從音頻數據到拼音序列,一部分為從拼音序列到文字序列,大幅度降低了對數據量的依賴,因帶聲調的拼音一共就1400多個,常用的漢字7000多個,使得從拼音序列到文字序列的識別準確率大幅度地提高,滿足了商用級別的語音識別準確率的應用需求。
6、TCL科技申請納米技術專利,可以提升所制備得到的納米顆粒的穩定性
12月1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發光二極管及顯示裝置”,公開號CN117143590A,申請日期為2022年5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將不飽和酸與抗氧化劑混合,得到不飽和酸溶液;將金屬化合物溶于第一溶劑中,得到金屬化合物溶液;將所述不飽和酸溶液與所述金屬化合物溶液混合,得到金屬前體溶液;向所述金屬前體溶液中注入陰離子源前體溶液,熟化,得到納米顆粒溶液,所述納米顆粒溶液中包括納米顆粒。本申請所述的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中,先將所述不飽和酸與所述抗氧化劑混合得到不飽和酸溶液,再將所述不飽和酸溶液加入金屬化合物溶液中,如此可以避免金屬化合物中的金屬陽離子降低抗氧化劑的活性,從而提升所制備得到的納米顆粒的穩定性。另,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納米顆粒、發光二極管和顯示裝置。
7、TCL科技擬斥資4億元至6億元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11月29日,TCL科技發布了2023年第二次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公告,公司計劃使用自有、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股份,回購股份的總金額不低于4億元且不超過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6.04元/股,回購股份將用于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四、騰訊
1、騰訊持股企業高燈科技在上海成立公司
12月14日,上海高燈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凱,注冊資本5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數據處理服務、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技術咨詢服務、大數據服務、數字技術服務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深圳高燈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第一大股東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持股約20%。
2、騰訊公司申請信息推送專利,能夠實現更精細的細粒度信息推送
12月14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請了一項名為“信息推送方法、模型訓練方法和裝置”的專利,公開號CN117216401A,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信息推送方法、模型訓練方法和裝置,涉及人工智能領域、廣告領域。該信息推送方法包括:獲取候選對象的上下文特征信息,該上下文特征信息用于指示候選對象使用的媒體服務的信息;將該上下文特征信息輸入參考值預測模型,對該上下文特征信息進行映射得到候選對象的第一預測數值轉移概率和第一預測數值轉移量;根據第一預測數值轉移概率和第一預測數值轉移量得到候選對象的預估參考值;在候選對象的預估參考值滿足條件時,使用媒體服務向候選對象推送信息。本申請實施例能夠實現更精細的細粒度信息推送,提高信息對高參考值對象的覆蓋率。
3、騰訊公司申請新專利,提高配置文件的檢查效率
12月14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配置文件檢查規則的生成方法、裝置及相關產品”,公開號CN117215615A,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公開一種配置文件檢查規則的生成方法、裝置及相關產品。根據配置文件的文件內容調整規則描述內容中對于目標內容的檢查描述內容,獲得目標規則描述內容;根據目標規則描述內容生成檢查規則代碼;當檢查規則代碼的運行結果為運行成功時,通過運行結果為運行成功對應的檢查規則代碼生成對配置文件的檢查規則。可見,在本申請中根據配置文件的文件內容來調整規則描述內容以獲得目標規則描述內容,該目標規則描述內容結合了配置文件的文件內容,實現了配置文件的文件內容與規則描述內容的強關聯,從而確保了生成檢查規則代碼的正確性,進一步的通過檢查規則代碼生成的檢查規則進行配置文件的檢查,提高了配置文件的檢查效率。
4、騰訊公司取得基于人工智能的醫學數據處理專利,能夠顯著提升醫學狀態分類準確性
12月13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基于人工智能的醫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授權公告號CN113674856B,申請日期為2021年4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醫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屬于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獲取目標用戶的醫學觀測數據和附加信息網絡;基于所述醫學觀測數據構建初始因果圖的初步鄰接矩陣;以及,在所述附加信息網絡的約束下,對所述醫學觀測數據進行因果關系提取,得到包含干擾因子的因果特征向量;所述附加信息網絡用于提取因果關系中潛在的干擾因子;根據所述包含干擾因子的因果特征向量和所述初步鄰接矩陣,對所述目標用戶的醫學狀態進行分類。本申請基于因果圖進行醫學狀態分類,能夠顯著提升分類準確性。
5、騰訊公司取得矩陣轉置裝置、方法、AI處理器及計算機設備專利,提升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矩陣處理效率
12月13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矩陣轉置裝置、方法、AI處理器及計算機設備“,授權公告號CN116910437B,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矩陣轉置裝置、方法、AI處理器及計算機設備,屬于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包括:矩陣讀取器、移位器、矩陣緩存器、轉置器、矩陣寫入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矩陣讀取器從上級存儲器中讀取待轉置矩陣的矩陣元素,矩陣讀取器每次讀取所述待轉置矩陣中的至少一行矩陣元素;控制移位器對矩陣讀取器讀取到的矩陣元素進行數據移位,以及控制移位器將移位后的矩陣元素寫入矩陣緩存器;控制轉置器從矩陣緩存器中讀取子矩陣,以及控制轉置器對讀取到的子矩陣進行轉置處理,得到轉置子矩陣,子矩陣包含待轉置矩陣中的至少一列矩陣元素;控制矩陣寫入器將轉置器輸出的轉置子矩陣寫入下級存儲器。
6、騰訊公司取得消息處理任務測試專利,可以極大提升異步消息系統雪崩測試場景構造的效率
12月12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消息處理任務測試方法、裝置、系統、設備及介質“,授權公告號CN111984523B,申請日期為2019年5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公開了消息處理任務測試方法、裝置、系統、設備及介質,所述方法包括封裝異常注入原子操作;獲取消息處理任務運行環境;所述消息處理任務運行環境包括為每個消息生產者和每個消息消費者均設置的消息隊列,以及用于與各個消息隊列通信的異步消息處理器;在所述消息處理任務運行環境中執行包括至少一個雪崩測試用例的測試任務,每個所述雪崩測試用例中均通過調用至少一個異常注入原子操作產生消息處理異常;所述測試任務中參與進行消息處理的消息數量大于預設閾值;獲取所述測試任務對應的測試結果。本發明操作簡單、結果精確,可以極大提升異步消息系統雪崩測試場景構造的效率。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