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然氣行業投融資動態
1、鑫宇科技獲得數千萬人民幣戰略投資
根據市場調研發現,3月24日,鑫宇科技獲得數千萬人民幣戰略投資。鑫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河南省,是一家光電元器件制造商。
2、瑞銀礦業獲得6.89億人民幣戰略投資
3月21日,瑞銀礦業獲得6.89億人民幣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招金礦業、紫金礦業。瑞銀礦業成立于2006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山東省,是一家金屬礦石采選商。
3、蘇州鑫之博獲得戰略投資
3月17日,蘇州鑫之博獲得戰略投資。蘇州鑫之博成立于2020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江蘇省,是一家大尺寸金屬3D打印服務商。
4、阿特蘭新材料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3月13日,阿特蘭新材料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毅達資本。阿特蘭新材料成立于2016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江蘇省,是一家無紡新材供應商。
5、中江新材料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2月24日,中江新材料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中江新材料科技成立于2012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江蘇省,是一家氧化鋁和氮化鋁覆銅陶瓷基板供應商。
6、錦美薄膜獲得戰略投資
2月21日,錦美薄膜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上汽投資-尚頎資本。錦美薄膜成立于2022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安徽省,是一家新型膜材料制造商。
7、惠州中廣核新能源獲得戰略投資
2月17日,惠州中廣核新能源獲得戰略投資。惠州中廣核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是一家新能源發電服務提供商。
8、瑞為新材料完成B+輪融資
2月17日,瑞為新材料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君聯資本。瑞為新材料成立于2021年,公司總部位于中國江蘇省,是一家新材料研發商。
二、季度重要政策動態
1、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發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
【廣西省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宜州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3月13日,廣西省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宜州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內容指出,在空氣質量方面,2025年,宜州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低于96.0%,PM2.5濃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0%以內。
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低(無)VOCs 含量原輔材料生產和使用、VOCs 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環境和大氣成分監測等領域,支持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環保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產業擴規增容、提質增效、集聚發展,壯大綠色產業規模。多措并舉治理環保領域低價低質中標亂象,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能力。生態環境部門定期更新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覆蓋。重點排污單位依法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國家在線監控平臺聯網。推動企業安裝工況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視頻監控等設備。依法加強大氣污染環境監測儀器計量監管,確保數據準確可靠。
2、山西侯馬市發布2025年細顆粒物(PM2.5) 達標攻堅方案
【山西省侯馬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侯馬市2025年細顆粒物(PM2.5) 達標攻堅方案的通知》】3月3日,山西省侯馬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侯馬市2025年細顆粒物(PM2.5) 達標攻堅方案的通知》,內容指出,深入推進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嚴格落實省、市重點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要求,持續開展工業園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改善園區內外環境面貌,加強園區企業運輸車輛清潔化監管,不斷推動工業企業治理提升,全面提升園區整體生態環境水平。
加大工地揚塵整治力度。加大建筑、市政、拆遷等施工工地揚塵管控力度,設置全封閉圍擋并嚴格按照濕法作業要求施工,并且控制拆遷進度,按序進行,嚴禁在抑塵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全面開花”式作業;渣土外運途中,渣土車要苫蓋完全,嚴禁路面拋灑和不密閉行為;拆除過程中應采取濕法作業、分段拆除,須向被拆除的部位灑水、噴霧降塵,高空拆除作業時不得拋灑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應及時清運,暫時無法清運的應采取遮蓋措施;現場出口設置車輛沖洗裝置,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對輪胎及車身實施有效清洗,嚴禁車輛帶泥上路;遇到霧霾、大風、沙塵等極端天氣時,應停止露天拆除作業;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管控措施。加快推廣使用裝配式建筑,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
提升大氣環境監測監控執法能力。加強遠程監管能力建設,加快配備執法紅外熱成像儀、便攜式氫火焰離子檢測儀、手持式光離子化檢測儀等裝備,完善工業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加快推進企業安裝工況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視頻監控等,擴大工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覆蓋面。充分運用在線監測、視頻監控、用電監控、無人機、走航車以及激光雷達等科技手段實施遠程監管,不斷提高現場精準執法能力。
3、廣東云浮市:多措并舉治理環保領域低價低質中標亂象
【廣東省云浮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征求《云浮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公眾意見的函】2月28日,廣東省云浮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征求《云浮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公眾意見的函,內容指出,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大綠色環保企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生產和使用、先進工業涂裝技術和設備研發制造、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環境監測等領域的企業培養。政府帶頭開展綠色采購,使用低(無)VOCs含量產品。多措并舉治理環保領域低價低質中標亂象,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推動創建一批揚塵控制示范工地,并向社會公布。市政道路、城市軌道交通、園林綠化、水務等線性工程嚴格落實揚塵控制措施,實行分段施工。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和城鎮新建住宅建筑全裝修交付,2025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市政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左右,縣級城市建成區達到70%左右,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提升大氣環境監測預警能力。加強重點區域大氣環境監測,持續提升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準確率。
4、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陜西安康市發布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陜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2月24日,陜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內容指出,強化生態保護。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確保中心城市空氣質量全省前列。完成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規劃任務,加快推進白石河、蒿坪河污染治理,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全市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嚴格落實秦嶺保護《條例》和產業準入《清單》,抓好“五亂”問題動態排查整治、農家樂和民宿規范管理、礦山問題整治等重點工作。扎實做好森林防火排查,確保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0.9‰。規范古樹名木管理,加強濕地生態保護,構建以秦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堅持綠色發展。持續開展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鞏固低碳試點城市建設成果,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建立綠色項目庫,鼓勵金融機構豐富“生態貸”等綠色信貸供給。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口,積極謀劃申報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和EOD項目。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探索開展排污權、林業碳匯、用能權、用水權等權益交易,積極爭取南水北調、秦嶺保護、美麗河湖建設等領域生態補償政策和項目資金。
5、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促進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見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見》】2月1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見》,內容指出,到2027年,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政策體系與技術標準基本建立,企業披露信息的積極性、披露質量和披露能力有效提升。重點行業和先行地區的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探索示范穩步推進,披露信息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到2030年,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通用框架與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披露意愿、披露能力和披露質量顯著提升,披露信息得到廣泛應用,形成與國際接軌、互通互認、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模式。
加快推進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建設,完善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健全完善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制定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氣候,制定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指引,指導企業開展溫室氣體信息披露。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和信息披露相關標準,引導和支持企業披露產品層面碳排放信息。
支持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低碳試點省市、氣候適應型城市、氣候投融資、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等試點地方結合本地實際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探索開展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工作。鼓勵火電、水泥、鋼鐵、鋁冶煉、石化化工、航空、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和電子電器等行業協會,結合行業排放特征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求,組織行業企業開展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試。鼓勵煤炭開采、油氣開發、畜牧業和水稻種植等行業協會、重點企業,探索開展甲烷、氧化亞氮等重點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工作。
6、《貴州紅花崗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發布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紅花崗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2月13日,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紅花崗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內容指出,到2025年底,紅花崗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8.8%,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完成市政府下達NOx 和VOCs 減排任務。
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打造高質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培育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生產和使用、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環境和大氣成分監測等領域優勢企業發展。推進大氣環保產業領域低價中標亂象治理,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實施道路網格化保潔管理,推進機械化清掃。加強渣土、砂石料及散煤等運輸管理,明確路線和時間,落實運輸抑塵措施。到2025年底,城區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加強工業企業除塵設施監管,持續推進物料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治理;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管控需要,引導工業企業在安全生產前提下合理安排停產、檢修時間。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全面排查含VOCs儲存轉移和運輸、設備與管線組件、敞開液面以及工藝過程等環節無組織排放,整治不達標排放行為,推進低效治理設施升級改造,提高廢氣收集處置率。組織開展專項檢查,依法依規整治汽修行業“散亂污”現象。
7、廣東珠海市:支持培育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環境監測等企業發展
【廣東省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珠海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2月11日,廣東省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珠海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公告指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完成省下達的NOx和VOCs減排目標。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保持在現有水平以下。
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支持培育涉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生產和使用、先進工業涂裝技術和設備研發制造、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環境監測等企業的發展。政府帶頭開展綠色采購,使用低(無)VOCs含量產品。多措并舉治理環保領域低價低質中標亂象,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落實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揚塵防控責任,嚴格執行建筑工地“六個百分之百”措施,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納入工程造價,指導5000平方米及以上建筑工地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并接入住建監管平臺。市政道路、城市軌道交通、園林綠化、水務等線性工程嚴格落實揚塵控制措施,實行分段施工。推進吸塵式機械化濕式清掃作業和城鎮新建住宅建筑全裝修交付,2025年底前建成區市政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5%,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5%。對城市公共區域、長期未開發的建設裸地,以及廢舊廠區、物流園、大型停車場等進行排查建檔,并及時采取綠化、硬化、清掃等措施。城市大型煤炭、礦石等干散貨碼頭裝卸采用抑塵措施,其物料堆場基本完成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
8、浙江嘉興市:健全大氣環境“天空地一體”監測網絡
【浙江省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嘉興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2月7日,浙江省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嘉興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內容指出,到2025年底,嘉興市區PM2.5平均濃度達到26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完成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目標。
強化多污染物減排。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深化VOCs綜合治理,全面推進VOCs源頭替代和低效失效VOCs治理設施排查整治。開展鍋爐和工業爐窯低效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推進重點行業環保設施提級改造,確保工業企業全面穩定達標排放。
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加強大氣環境監測,健全大氣環境“天空地一體”監測網絡,提升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能力。加強污染源監測監管,規范監管執法,提升大氣環境執法裝備水平,拓展非現場監管手段應用。
三、行業內頭部企業動態
1、中國石化
中國發現首個億噸級頁巖油田
3月25日,中國石化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油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首個億噸級頁巖油田,頁巖層系石油探明地質儲量達1.4億多噸,技術可采儲量達1135.99萬噸。
中國石化長換油期系列高端汽機油發布
3月24日,中國石化發布長換油期系列高端汽機油,超越APISQ/GF-7最高規格,可實現最長25000公里換油里程,填補國內空白,展現技術研發實力。
新疆順豐與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3月21日,新疆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順豐”)與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新疆石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成品油采購、電子加油卡系統對接、新能源領域的規劃布局、供應鏈物流、倉儲配送、商品供應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石油工程設計公司低濃度二氧化碳捕集獲突破
3月16日,針對低濃度碳捕集領域長期存在的再生能耗高、成本高,制約工程落地的行業難題,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公司自主研制的“二氧化碳捕集高效液-液相變吸收藥劑體系”取得有效實驗成果,標志著該公司在低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技術領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山東順豐與中石化山東石油達成戰略合作,共謀物流能源協同發展
3月13日,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順豐”)與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山東石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物流與能源行業的互補優勢,在綠色能源應用、供應鏈優化、服務場景拓展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區域化協同發展新模式 。
中石化首個鄉村振興茶光互補項目全面建成
2月25日,中國石化首個鄉村振興茶光互補項目在安徽岳西全面建成。該項目以“光伏茶園”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在800畝茶園架設光伏板,裝機容量19.8兆瓦,每年可生產綠電超30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約0.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萬噸,并有效提升茶葉品質,通過打造“新能源農業”項目模式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中國石化在寧夏投資成立新材料公司
2月24日,中石化儀征化纖新材料(寧夏)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石云虎,注冊資本4.9億元,經營范圍含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銷售、合成纖維制造、合成纖維銷售、專用化學產品制造、化工產品生產等。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中國石化全資子公司。
中國石化完成全尺寸DeepSeek國產化部署
2月20日,中國石化完成全尺寸DeepSeek國產化部署,采用先進的推理加速技術提升計算效率,并計劃進一步完善集團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推動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2、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控股股東擬增持,金額28億元至56億元
4月8日,中國石油控股股東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增持金額不少于28億元,不超過56億元。
我國油氣長輸管道建設實現全國產化機器人焊接
4月8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施工效率顯著提升。目前,“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已在國內中俄東線、西氣東輸三線、川氣東送二線等工程廣泛應用,在國際上獲得法國道達爾公司、沙特阿美公司認證,并在東非原油管道、沙特阿美管道項目全面鋪開。
中國石油上海超充第一站投入運營,為上海市民“電”亮便捷生活
4月1日,中國石油在上海地區打造的首座超級充電站——中國石油伊犁路超級充電站正式投入運營。伊犁路充電站坐落于上海市長寧區伊犁路新虹橋中心花園,處于北虹橋商務區古北商圈的核心地帶。站內配備了五套600/720kW全液冷超充主機,設有4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600kW的超充車位,以及52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50kW的快充車位,能夠為車主帶來極速、高效的補能體驗。
國內首套聚乙烯管道太赫茲檢測設備應用成功
3月27日,中國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石油化工用聚乙烯管道太赫茲在線自動檢測設備,在燃氣管道熱熔焊接敷設現場應用成功。這標志著中國石油在非金屬管道檢測領域的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石油多項前沿技術與裝備亮相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
3月26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5)在北京開幕,吸引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家企業參展。中國石油展團以“開放、創新、美觀、服務”為主題,攜多項前沿技術與裝備亮相,展現了中國能源裝備的硬核實力。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已連續14年統一參展CIPPE。本次中國石油展團參展企業共13家,昆侖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稱昆侖制造)是全展場實物最多、模型最豐富的參展商,共展出148件能源裝備產品及18套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引發國內外參觀者關注。
亞洲首口鹽穴儲氫井應用
3月26日,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低滲強密封水泥漿在亞洲首個深地鹽穴儲氫項目首口井成功應用,固井質量合格率為99.24%,為氫氣的安全存儲打造了堅實的井筒密封屏障,也填補了國內儲氫井固井的空白。
氫能是我國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但氫能存儲仍是產業鏈的短板,鹽穴儲氫是目前最具潛力的大規模儲氫方式。作為自然界最小分子,氫氣穿透能力極強。鹽穴儲氫井固井難度大、質量要求高,是制約建井的瓶頸,也是保障儲氫庫全生命周期安全運行的關鍵。與常規油氣井固井相比,鹽穴儲氫井井深淺、井眼尺寸大、地層低壓易漏、井底溫度低,加大了固井難度。
圍繞淺井、低溫、鹽層等固井難點以及強密封、長壽命的關鍵需求,工程技術研究院研發了低滲強密封水泥漿體系,對大尺寸井眼的密封能力較傳統水泥石提升了70%以上,滿足了長期安全封存氫氣的要求。現場施工過程中,工程技術研究院與渤海鉆探等單位密切配合,高質量完成了固井任務。
中國石油化工銷售業務入駐云夢澤智慧平臺
3月24日,中國石油西北化工銷售公司負責銷售的丁腈橡膠等百余種化工產品,在云夢澤智慧平臺試點上線,正式成為首家入駐該平臺的化工銷售企業。這標志著中國石油化工銷售業務數智化轉型開啟新篇章。
中國石油首個海底盾構穿越工程啟動
3月20日,在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大季家鎮施工現場,由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管道局)承建的煙臺港西港區LNG長輸管道海域段工程始發豎井開工建設,標志著中國石油首個海底盾構穿越工程全面啟動。
3、中國海油
中國海油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4月9日,中國海油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強調深化合規披露,強化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公司榮獲多項大獎,登上《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體現資本市場對公司esg管理成效的高度肯定。全年實施多項節能改造項目,累計二氧化碳減排量顯著,堅持生態保護,守護綠水青山,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中國海油:實際控制人中國海油集團擬20億元-40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4月8日,中國海油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海油集團計劃自本公告日起12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統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含港股通),擬增持金額累計不少于人民幣20億元(含本數),不超過人民幣40億元(含本數)。此次增持旨在提振投資者信心,支持公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維護公司股價穩定。
我國在南海東部海域勘探發現惠州19-6億噸級油田
3月31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在南海東部海域勘探發現惠州19-6億噸級油田。這是我國首次探獲海上深層—超深層碎屑巖大型整裝油田,展示出我國近海深層—超深層領域油氣勘探潛力。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距離深圳市約170公里,平均水深100米。經測試,鉆井日產原油413桶,日產天然氣6.8萬立方米。通過持續勘探,實現惠州19-6油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億噸油當量。
中國海油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投產
2月10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順利投產,標志著全球最大變質巖潛山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預計具有可觀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中國海油更新報告:發布2025年戰略目標,繼續增儲上產
1月27日,中國海油發布2025年戰略目標,繼續增儲上產,資本開支規劃保障目標實現,同時注重股東回報,增長投資者信心。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上調為32.03元。
中國海油2025年資本開支維持千億水平,預計凈產量超200萬桶油當量/日
1月24日,中國海油2025年預計日凈產量將超200萬桶油當量,全年凈產量目標760-780百萬桶,資本支出預算1250億-1350億元,保持產量上升的信心,并推進多個新項目投產。
我國海上首個整裝低滲邊際氣田投產
1月20日,中國海油成功投產我國首個整裝低滲邊際氣田東方29-1,將提升對華南地區的天然氣供應能力,為海南自貿港提供更充足的清潔能源。
綏中、番禺油田新項目投產,Stabroek第八個項目有望落地
1月6日,中國海油宣布綏中36-2油田及番禺11-12/10-1/10-2油田新項目投產,預計2026年和2025年分別實現高峰產量。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國內領先的行業和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并榮膺CCTV中視購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業實現商業決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業積累,深度整合企業研究、行業研究、數據定制、消費者調研、市場動態監測等多維度服務模塊,同時組建由業內資深專家構成的專家庫,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務體系。研精畢智咨詢憑借先進方法論、豐富的案例與數據,精準把脈市場趨勢,為企業提供權威的市場洞察及戰略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