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調研發現,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消費者對低鹽、低糖、低脂的調味品需求增加,一些企業未能及時推出相關產品,導致市場份額下降。新興消費群體的崛起也帶來了新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營銷方式和渠道,以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通過電商平臺購買調味品,且對產品的包裝、品牌形象有更高的要求,企業若不能及時調整銷售渠道和品牌策略,可能會失去這部分消費群體。
一、消費群體特征?
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醬料和調味品的偏好差異顯著,年輕消費者(18 - 35 歲)追求時尚、新穎的口味,對網紅產品、特色醬料接受度高。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一些通過網紅推薦、短視頻推廣的小眾特色醬料,如泰式冬陰功醬、韓式甜辣醬等,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他們樂于嘗試新口味,為飲食增添新鮮感。這一群體生活節奏快,更傾向于購買便捷包裝、易于儲存和使用的產品,如小包裝的調味包、便攜式的醬料瓶等,以滿足其快節奏生活中的烹飪需求。?
中年消費者(36 - 55 歲)注重品質和性價比,對傳統品牌忠誠度較高。他們在家庭烹飪中承擔重要角色,更傾向于選擇品質可靠、價格合理的產品。海天、李錦記等傳統知名品牌,憑借多年積累的品牌信譽和穩定的產品質量,在中年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他們對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有較高要求,在購買時會仔細查看產品的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
老年消費者(55 歲以上)則更偏愛傳統口味和熟悉的品牌,消費習慣較為固定。他們對傳統釀造工藝制作的調味品情有獨鐘,如傳統釀造的醬油、醋等,認為這些產品口感純正、風味獨特。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如恒順醋業的鎮江香醋,在老年消費者中擁有深厚的市場基礎。老年消費者對價格相對敏感,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在購買時會比較不同品牌和產品的價格,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收入水平也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選擇。高收入群體更關注品質和健康,愿意為有機、天然、零添加的高端產品支付較高價格。他們追求高品質生活,注重飲食健康,對有機醬油、橄欖油醋汁等高端調味品需求較大。這些產品通常采用優質原料和先進工藝制作,不添加人工防腐劑、色素等,符合高收入群體對健康和品質的追求。?
中等收入群體在注重品質的同時,也會考慮價格因素,追求性價比。他們是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購買產品時會綜合比較不同品牌和產品的品質、價格、口碑等因素。在醬油品類中,他們可能會選擇價格適中、品質較好的品牌,如海天金標生抽、李錦記薄鹽生抽等,既滿足對品質的要求,又符合預算。?
低收入群體則更看重價格,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較高。他們在購買時會優先選擇價格實惠的產品,一些經濟實惠的大眾品牌和促銷產品更受他們歡迎。在促銷活動期間,如打折、滿減等,低收入群體的購買意愿會明顯增強,會大量囤貨以滿足日常需求。?
地域差異同樣導致消費偏好不同。在北方地區,氣候較為干燥寒冷,飲食口味偏重,消費者對咸味、醬香味濃郁的調味品需求較大,如豆瓣醬、甜面醬等。北方的炸醬面,離不開濃郁醇厚的甜面醬;燉菜、炒菜中也常使用豆瓣醬增添風味。南方地區氣候濕潤,飲食口味相對清淡,對鮮味突出、口感清爽的調味品更為青睞,如生抽、蠔油等。粵菜中的清蒸魚,淋上鮮美的生抽和蠔油,能突出魚的鮮嫩和鮮美。?
西南地區以麻辣口味著稱,對辣椒、花椒等麻辣調味品需求量大,火鍋底料、辣椒醬等產品在當地市場銷量可觀。四川的火鍋底料,以其獨特的麻辣風味,不僅在本地廣受歡迎,還暢銷全國。而在沿海地區,海鮮資源豐富,消費者對魚露、蝦醬等海鮮風味的調味品有一定需求,這些調味品能為海鮮菜肴增添獨特的鮮味。福建等地的海鮮烹飪中,常使用魚露提鮮增香。?
二、購買行為?
消費者購買醬料和調味品的決策受多種因素影響,口感和風味是首要考慮因素,高達 70% 的消費者表示會根據產品的口感和風味來選擇購買。美味的口感是吸引消費者購買和重復購買的關鍵,一款口感獨特、美味的醬料或調味品,能讓消費者在烹飪和品嘗食物時獲得愉悅的體驗。?
品牌知名度和信譽也至關重要,約 60% 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知名品牌。知名品牌通常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經過長期的市場檢驗,產品質量和口感有保障,消費者對其信任度高。海天味業作為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廣泛的市場推廣,其產品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產品成分和安全性也是重要的決策因素,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產品的成分和安全性,約 50% 的消費者會在購買時查看產品的成分表,避免購買含有過多添加劑、防腐劑的產品。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天然、無添加、綠色健康的產品,如有機醬油、零添加醋等。?
價格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也有一定影響,約 40% 的消費者會在購買時比較不同品牌和產品的價格,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往往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但消費者也不會僅僅因為價格便宜而忽視產品的質量和口感。?
消費者購買醬料和調味品的頻率較高,家庭消費者通常每月購買 1 - 3 次,餐飲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的采購頻率則更高,每周甚至每天都有采購需求。家庭消費者購買頻率相對穩定,主要根據家庭的使用量和儲備情況進行購買。餐飲企業由于經營需要,對調味品的需求量大,采購頻率高,且對產品的穩定性和供應及時性要求較高。食品加工企業則根據生產計劃和庫存情況進行采購,采購量較大。?
在購買渠道選擇上,商超和便利店是消費者最主要的購買渠道,占比約為 55%。消費者可以在這些線下渠道直觀地挑選產品,對比不同品牌和產品的價格、品質等,同時還能享受即時購買、即時使用的便利。電商渠道發展迅速,占比已達到約 25%。電商平臺商品種類豐富,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搜索、比較,輕松找到心儀的商品,且電商平臺經常推出各類促銷活動、提供便捷的配送服務,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和追求購物便利性的人群。餐飲渠道直接面向餐飲企業,占比約為 15%,餐飲企業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調味品的穩定供應。此外,社區團購、新零售門店等新興渠道也逐漸受到消費者關注,社區團購以團購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新零售門店則融合線上線下優勢,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的購物體驗。?
三、需求趨勢預測?
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低鹽、低糖、低脂、無添加的健康型調味品需求將持續增長。相關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健康型調味品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以每年 15% 左右的速度增長。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和飲食營養,對傳統高鹽、高糖的調味品需求逐漸減少,轉而追求更健康的替代品。有機醬油、零添加醋、低鹽醬料等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一些企業推出的零添加醬油,不添加防腐劑、色素等,采用先進的釀造工藝,保留了食材的天然營養成分,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消費者對個性化口味的追求日益強烈,市場細分趨勢明顯。針對不同地域口味、不同烹飪方式、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調味品需求將不斷增加。企業需要不斷創新,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滿足特定消費群體需求的產品。針對四川地區消費者對麻辣口味的喜愛,企業可以推出多種口味的麻辣醬料,如麻辣鮮香的缽缽雞調料、熱辣過癮的冒菜底料等;針對健身人士對低脂、高蛋白食品的需求,開發低脂沙拉醬、高蛋白肉醬等產品。?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對便捷化的調味品需求增加。即食調料、調味包、便攜式醬料等產品將更受歡迎。這些產品方便攜帶、易于使用,能滿足消費者在快節奏生活中的烹飪需求。在外出野餐、旅行時,便攜式的醬料和調味包可以讓消費者隨時隨地享受美味;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日,使用即食調料和調味包能快速制作出美味的菜肴。一些企業推出的小包裝調味包,一包一用,方便衛生,深受消費者喜愛;還有一些便攜式的醬料瓶,設計小巧,便于攜帶,適合外出就餐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