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激光技術作為現代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醫療、通信、科研等眾多領域。激光器件作為產生激光的核心裝置,其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激光應用的效果和范圍。近年來,激光器件行業發展迅速,技術不斷創新,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
激光器件是一種能夠產生激光光束的電子光學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受激輻射理論。當處于激發態的粒子受到外來光子的激發時,會躍遷回基態并釋放出與外來光子具有相同頻率、相位和方向的光子,這些光子經過諧振腔的放大和反饋,最終形成高亮度、高單色性、高相干性的激光光束。?
激光器件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多種分類方式:?
按工作物質分類:可分為固體激光器、氣體激光器、液體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的工作物質通常是摻雜了稀土離子或過渡金屬離子的晶體或玻璃,如紅寶石激光器、摻釹的釔鋁石榴石(YAG)激光器等,具有小而堅固、功率高的特點;氣體激光器以氣體為工作物質,常見的有二氧化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等,輸出穩定,單色性好,壽命長,但功率較小,轉換效率較低;液體激光器的工作物質主要是有機熒光染料溶液或含有稀土金屬離子的無機化合物溶液,其中有機染料激光器的最大特點是波長連續可調;半導體激光器則是以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如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等,具有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等優點 ,適宜在多種場景應用,但輸出功率較小、定向性較差、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
按工作方式分類:可分為連續型激光器和脈沖型激光器。連續型激光器能夠連續不斷地輸出激光,輸出功率相對穩定,常用于需要持續激光輸出的場合,如激光通信、激光加工中的連續焊接和切割等;脈沖型激光器以脈沖形式輸出激光,脈沖的寬度、重復頻率等參數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具有高峰值功率的特點,適用于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打標等領域。?
按應用領域分類:可分為光通信半導體激光器、光存儲半導體激光器、激光加工半導體激光器、激光醫療半導體激光器、激光顯示半導體激光器等。光通信半導體激光器用于光纖通信系統,要求具有高的輸出功率穩定性、窄的線寬和低的噪聲;光存儲半導體激光器用于光盤存儲設備,不同類型的光盤對其波長和功率有不同要求;激光加工半導體激光器需要具備較高的輸出功率,以滿足材料加工的需求;激光醫療半導體激光器可用于激光手術、激光治療、美容等醫療領域,不同的醫療應用對激光的波長、功率和脈沖特性有不同要求;激光顯示半導體激光器用于激光電視、激光投影等顯示設備,要求具有高的亮度、良好的色彩表現和均勻性。
根據市場調研發現,激光器件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充滿創新和突破的科技進步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初。1917 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輻射的概念,為激光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這一理論指出,處于高能態的粒子在受到外來光子的激發時,會躍遷到低能態并發射出與外來光子相同的光子,這一過程被稱為受激輻射。然而,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道路充滿了挑戰,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成功實現了激光的產生。?
20 世紀 50 年代,隨著微波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將受激輻射原理應用于微波領域。1954 年,美國科學家查爾斯?湯斯(Charles Townes)等人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微波激射器(MASER),它利用受激輻射實現了微波的放大和振蕩。微波激射器的成功為激光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借鑒和實踐經驗,激發了科學家們對實現更高頻率受激輻射的探索熱情。?
1960 年,是激光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美國物理學家西奧多?梅曼(Theodore Maiman)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休斯研究實驗室,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他使用一根紅寶石棒作為工作物質,兩端鍍銀形成反射鏡,通過閃光燈的泵浦激發,實現了粒子數反轉,產生了波長為 694.3 納米的紅色激光。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受激輻射的激光光束,標志著激光時代的正式開啟,為后續激光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紅寶石激光器誕生后,激光技術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1961 年,氦氖激光器問世,它是第一種氣體激光器,具有輸出光束質量好、單色性高、穩定性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測量、準直、通信等領域,成為早期激光應用的重要工具。1962 年,半導體激光器研制成功,這是一種基于半導體材料的新型激光器,具有體積小、效率高、易于集成等特點,為光通信、光存儲、激光打印等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推動了激光技術在民用領域的廣泛應用。1965 年,第一臺可產生大功率激光的二氧化碳激光器誕生,其輸出功率可達千瓦級,在工業加工、醫療、軍事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成為高功率激光應用的主力軍。?
20 世紀 70 年代至 80 年代,激光技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應用拓展。在光纖通信領域,隨著低損耗光纖和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發展,光纖通信系統逐漸走向實用化,實現了大容量、長距離的信息傳輸,徹底改變了通信行業的格局。在醫療領域,激光開始應用于手術、治療和診斷,如激光眼科手術、激光美容、激光腫瘤治療等,因其具有高精度、微創、出血少等優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在工業領域,激光加工技術如激光切割、焊接、打孔等逐漸成熟,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動了制造業的升級和發展。?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隨著材料科學、量子光學、微納加工技術等學科的不斷進步,激光器件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向高功率、高光束質量、短脈沖、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發展。光纖激光器在這一時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其具有光束質量好、光 - 光轉換效率高、散熱性能好、結構緊湊等優點,在工業加工、通信、醫療、科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逐漸成為激光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此外,超快激光技術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就,飛秒、皮秒激光器能夠產生極短脈沖的激光,在微加工、光通信、生物醫學成像、量子光學等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前景。?
研究報告指出,進入 21 世紀,激光技術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更加緊密,不斷催生新的應用領域和產業增長點。在新能源領域,激光技術被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制造、鋰電池加工等環節,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性能;在汽車制造領域,激光焊接、切割、打標等技術廣泛應用于車身制造、零部件加工等過程,提升了汽車的制造質量和生產效率;在航空航天領域,激光技術用于飛行器零部件的加工、表面處理、測量與檢測等方面,滿足了航空航天對高精度、高性能零部件的需求;在生物醫學領域,激光技術在基因測序、細胞成像、疾病診斷與治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生命科學研究和臨床醫療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