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調研發現,近年來,中國電磁波吸收材料市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隨著 5G 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對隱身技術和電磁防護需求的不斷提升,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目前,中國電磁波吸收材料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企業群體,主要生產企業涵蓋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不同類型。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市場份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國內國有企業在電磁波吸收材料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在國防軍工等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例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作為國內最早從事電磁波吸收材料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和專利,其研發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廣泛應用于我國的航空航天、雷達隱身等國防重點項目中,該研究所在材料研發、測試技術、應用研究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民營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憑借其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創新能力,在民用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磁屏蔽及導熱解決方案服務商,其電磁波吸收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消費電子等領域 。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推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份額逐年提升。北京中石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熱管理和環境密封技術,其電磁波吸收材料產品在電子設備的電磁防護方面表現出色,與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消費電子、通信設備等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
外資企業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品牌優勢,也在中國市場占據一定份額。例如,3M 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多元化科技企業,其在電磁波吸收材料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產品線,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電子、汽車等多個領域 。3M 公司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在中國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與國內眾多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高端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行業的發展,預計中國電磁波吸收材料行業的競爭格局將發生一定變化。一方面,企業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活動可能會增加,市場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 。例如,一些具有技術優勢和市場渠道的企業可能會通過并購其他企業來擴大規模,整合資源,提升市場份額,從而推動行業競爭格局的優化。
近年來,中國在電磁波吸收材料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新型材料研發、工藝改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在新型材料研發方面,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開展研究,取得了多項突破。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設計并制備了一種兼備動態電磁波吸收性能和熱防護的功能碳彈簧(functional carbon spring,FCS)氣凝膠材料。該材料獨特的仿足弓長程層狀多拱微觀結構使其電磁波吸收性能可調,并具備優異的熱防護能力 。通過調整壓縮應變從 0% 到 50%,該材料的可調有效吸收帶寬可達 13.4 GHz,覆蓋了測量頻譜的 84%。這種新型材料的研發,為解決電磁波吸收與熱防護性能共同優化中的關鍵沖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周玉院士團隊黃小蕭教授在新型輕質寬頻電磁吸波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利用 N 原子配位輔助策略,在原子尺度上將一系列單金屬原子 M -N?(M = Mn、Fe、Co、Ni、Cu、Zn、Nb、Cd 和 Sn)嵌入石墨烯中,顯著調節了石墨烯的電導和介電頻散特性 。結合實驗和第一性原理計算分析,實現了偶極極化、界面極化、缺陷誘導極化和電導損耗機制的協同衰減。在填充量僅為 1 wt% 時,其反射損耗值達到 - 74.05 dB,最大有效吸收帶寬實現 7.05 GHz。該研究成果為碳基材料的介電損耗機理解析和吸波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推動了新型高性能碳基吸波材料的發展。?
在工藝改進方面,國內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例如,一些企業采用先進的納米制備技術、復合成型技術等,實現了對材料微觀結構的精確控制,從而提高了材料的吸波性能 。通過納米制備技術,可以制備出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納米材料,如納米顆粒、納米管等,將這些納米材料應用于電磁波吸收材料中,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復合成型技術則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材料復合在一起,綜合發揮各材料的優勢,獲得性能更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同時,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應用,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管理,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自動化生產設備可以精確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參數,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此外,國內在電磁波吸收材料的測試技術和應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建立了一系列先進的測試方法和標準,能夠對材料的電磁性能、吸波性能等進行準確測試和評估 。例如,通過矢量網絡分析儀等先進設備,可以精確測量材料的復介電常數、復磁導率等電磁參數,為材料的性能評估和優化提供了數據支持。在應用研究方面,針對不同領域的需求,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推動了電磁波吸收材料在通信、國防、航空航天、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在通信領域,針對 5G 通信基站的需求,研發了適用于高頻段的電磁波吸收材料,有效解決了信號干擾問題;在國防領域,根據隱身技術的要求,開發了高性能的雷達吸波材料,提高了武器裝備的隱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