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于我國農業規模的不斷提升,以食用油為代表的糧油調味領域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近年來產業也迎來了迅速發展時期,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程具有著深刻的意義。本文以中國食用油市場發展情況作為分析基礎,對當前及未來的行業數據進行解讀。
1、行業政策
2022年1月,國家林草局發布《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要求到2025年,全國林草產業總產值達9萬億元,經濟林種植面積達6.5億畝,各類經濟林產品總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木本油料種植面積達2.7億畝左右,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其中油茶種植面積達9000萬畝,茶油年產量達200萬噸。
2023年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到3年新增油茶種植1917萬畝、改造低產林1275.9萬畝,確保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9000萬畝以上,茶油產能達到200萬噸。
2、市場需求量
由于食用油在人們日常食品消費中占據一定的比例,可以為人體提供酯類等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在人體能量供給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我國食用油需求市場整體經歷了先上升后下降的發展階段。
據市場調研:2020年底,中國食用油市場需求量超過了0.65億噸,比去年同期新增在0-0.01億噸之間;從2021年開始,食用油市場需求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降至0.6億噸左右,相較于2020年減少了約0.05億噸,同比下降7.7%;到2022年我國食用油市場需求量繼續下跌,為0.56億噸左右,同比上年末的減少量達到0.04億噸,同比下降6.7%。
3、消費市場結構
按照不同的品類進行劃分,食用油可以分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棕櫚油等多種類型,以市場調研機構整理的公開資料作為依據,當前大豆油是我國食用油消費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消費量占比高達35%;其次為菜籽油和花生油位于后面,相比前者消費量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市場消費量所占比重分別接近30%和25%。
整體上來看,排在我國食用油消費市場前三的細分品類合計占比已經超過了90%,這說明經過了長期不斷的發展,國內食用油消費市場已經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格局,主要集中在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等領域,短期之內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4、市場銷售渠道分布
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在當前我國食用油市場銷售渠道結構方面,長期以來零售渠道以突出的市場優勢穩居第一,零售渠道發展整體趨于穩定。
截至2022年,食用油在零售渠道中的消費量占比達到了60%以上;而同期排在后面的餐飲渠道占有接近40%的消費量,相比前者還呈現著一定的差距。
5、地區格局
在食用油市場消費格局方面,總體上來看區域集中性較為明顯,其中以我國華東地區為代表,2020年,華東地區的食用油市場銷售收入占比已經接近40%,穩居全國各地區的首位,遠高于全國其他部分地區;其次為華東地區、華北地區排在其后,兩者分別占比18%和13%左右;此外東北和華南地區位于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同期食用油市場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約為12%和11%,相比之下國內其他地區的食用油市場占比不高,均未突破5%。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專業深度的市場調研服務:專項研究、細分市場調研、企業研究,提供深度行業研究報告、動態監測報告,市場準入報告等,助力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