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國家政策引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以及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的穩步增長等因素,中國數字文旅行業正逐漸成為推動旅游產業創新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層面,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同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為數字文旅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3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18元,同比增長6.3%,這一數字反映了中國居民在經濟活動中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城鄉分布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1821元,同比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691元,同比增長7.7%,這表明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略高于城鎮居民。
2、市場規模
目前中國數字文旅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根據研究報告中的數據進行披露,過去幾年,數字文旅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10%,市場價值持續擴大,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市場調研:2020年中國數字文旅市場規模約為6850億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約3690億元,同比下降35%;2021年,數字文旅市場規模開始恢復上升趨勢,達到8000億元以上,約為8080億元左右,比去年底新增約1230億元,同比增長18%;2022年我國數字文旅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至9700億元左右,較2021年同期新增約1620億元,同比增長20%。
3、細分市場規模
在中國數字文旅細分市場規模方面,各細分領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得益于數字化技術在文旅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和深度融合,文旅數字產業化成為數字文旅細分市場中規模最大的部分。
由市場調研資料整理統計得出,2022年,文旅數字產業化市場規模已經接近8840億元,占整體市場規模的比重達到約91%;相比之下文旅產業數字化和文旅數字化治理的市場規模雖然也在增長,但尚未達到文旅數字產業化的水平;而文旅數據價值化是目前規模最小的細分產品,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其市場潛力值得期待。
4、區域分布
由于不同區域依托其獨特的文化資源和旅游優勢,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數字文旅產業,中國數字文旅行業的區域格局呈現出多元化和協同發展的特點,各地積極推動全域旅游、跨區域文旅合作等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例如,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一體化等區域合作機制,促進了區域內文旅產業的協同發展,推動了數字文旅市場的擴大和深化。
此外,數字文旅行業還呈現出產業鏈集群化的發展趨勢,各地通過打造產業鏈集群,形成集聚效應,降低物流等成本,補齊創新等短板,形成核心競爭力,這種集群化的發展模式,不僅提高了數字文旅產業的效率和質量,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專業深度的市場調研服務:專項研究、細分市場調研、企業研究,提供深度行業研究報告、動態監測報告,市場準入報告等,助力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