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每年能夠產出近200份定制化報告以及上千份細分市場調研報告。公司構建了涵蓋8000萬以上的海外樣本、30萬以上的權威專家信息以及3600萬以上的國內電話樣本與企業樣本,為各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助力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經過了多年不斷的發展,藥物3D打印逐漸成為了制藥領域中的新興技術之一,與此同時國家陸續推出多項政策以鼓勵相關行業的發展,持續推進藥物3D打印技術在多個行業中的應用進程。本文以中國藥物3D打印市場發展情況作為分析對象,深入探討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等方面。
1、行業政策
2023年4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提出穩步提升藥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優化管理方式促進新藥好藥加快上市。完善創新藥物、創新疫苗、醫療器械等快速審評審批機制,加快臨床急需和罕見病治療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
2023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明確推進醫藥領域改革和創新發展,支持藥品研發創新,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和質量監管,確保“供好藥”“用好藥”。
2、專利技術申請量
藥物3D打印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從而構建起來的一種數字模型,在當前藥物生產領域中具有著革命性的創新發展,目前全球藥物3D打印行業已經逐步實現了由提出概念到商業化發展階段的過渡,在此背景之下,我國藥物3D打印專利技術申請熱度正在呈現不斷提升的趨勢。
根據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整理統計,截至2023年7月末,國內藥物3D打印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1060項,在全球總量中占比接近40%。從具體分布省份來看,廣東省的累計專利數量位列第一,達到160項以上;其次為北京和江蘇兩個省市的藥物3D打印專利申請數量均在100項以上,分別達到115項和110項左右,排在第二和第三。
3、行業投融資情況
截至目前,我國藥物3D打印行業已經逐步進入了大規模研發的發展階段,但是與全球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投融資事件數量略少。由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藥物3D打印行業投資事件數量僅為1起,投資金額接近500萬;2020年投資事件數量上升至3起,行業總投資金額超過了1000萬;到2021年,藥物3D打印行業投資事件數量繼續增加至4起,投資金額為400萬左右,比前幾年平均投資金額相比大幅度降低。
4、市場規模
中國藥物3D打印行業正在處于快速增長時期,但是與全球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整體上來看受到來自于技術水平、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的制約,從2017年開始全國市場規模穩步上升。中國藥物3D打印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達到1000萬美元以上,同比增長15%;2022年末,藥物3D打印市場規模已經上漲至2500萬美元,同比翻倍增長達150%,初步預測2025年中國藥物3D打印市場總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5000萬美元。
5、市場主體類型
藥物3D打印作為一種新型藥物生產技術,由于具有相對較高的技術和法律等方面的準入門檻,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進入行業布局的難度比較大,因此目前我國藥物3D打印行業內實現規模化生產的企業數量并不多,其中主要以三迭紀為代表。
據市場調研公司發布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底,中國藥物3D打印行業內主要以大專院校為代表的主體專利申請量居多,達到了80項以上,排在首位;其次為企業和機關團體的藥物3D打印專利申請量排在后面,分別達到40項和20項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