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每年能夠產出近200份定制化報告以及上千份細分市場調研報告。公司構建了涵蓋8000萬以上的海外樣本、30萬以上的權威專家信息以及3600萬以上的國內電話樣本與企業樣本,為各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助力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隨著全球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跨境電商已成為全球貿易領域中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打破了傳統貿易的地域限制,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極大地拓展了市場范圍,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率。
一、跨境電商行業概述?
1、定義與分類?
跨境電商即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商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它是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傳統貿易的地域限制,使全球貿易更加便捷高效。?
按照交易模式,跨境電商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B2B(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企業的跨境電商模式,如阿里巴巴國際站。企業之間通過平臺進行產品批發、原材料采購等業務往來,交易金額通常較大,訂單周期相對較長。其特點是注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批量采購的成本優勢,交易過程相對復雜,涉及合同簽訂、報關報檢等多個環節。?
B2C(Business-to-Customer):企業對消費者的跨境電商模式,像亞馬遜、速賣通等平臺。企業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銷售商品,產品種類豐富多樣,涵蓋服裝、電子產品、食品等多個領域。這種模式更注重消費者體驗,如便捷的購物界面、快速的物流配送和優質的售后服務。
C2C(Customer-to-Customer):消費者對消費者的跨境電商模式,例如 eBay 等。個人賣家通過平臺將商品銷售給其他國家的個人買家,交易靈活性高,但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平臺主要起到信息中介和交易保障的作用。?
B2B2C(Business-to-Business-to-Customer):企業通過中間平臺將商品銷售給消費者,兼具 B2B 和 B2C 的特點。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先將商品批發給平臺,平臺再面向消費者進行零售,平臺在其中承擔了供應鏈整合和銷售渠道拓展的重要角色。?
按商品流向,跨境電商又可分為進口跨境電商和出口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滿足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優質商品的需求,如天貓國際、京東國際等;出口跨境電商則助力國內企業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是中國跨境電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中國制造業升級和品牌國際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2、發展歷程?
跨境電商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90 年代末,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電子商務開始嶄露頭角,跨境電商也隨之萌芽。在初期階段,跨境電商主要以 B2B 模式為主,企業通過互聯網展示產品信息,進行簡單的貿易溝通,交易規模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少數行業和產品。?
2000 - 2010 年期間,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商進入成長階段。這一時期,B2C 和 C2C 模式逐漸興起,消費者開始通過電商平臺購買海外商品。一些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eBay 等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擴張,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也開始嶄露頭角,如蘭亭集勢、敦煌網等。?
2010 年之后,跨境電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降低關稅、簡化通關手續等措施,為跨境電商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也進一步推動了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國在這一時期成為全球跨境電商的重要力量,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等平臺迅速崛起,成為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渠道。2020 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貿易格局發生深刻變化,跨境電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線上購物需求的激增,促使更多企業和消費者轉向跨境電商。各國政府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推動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增長。中國跨境電商在這一時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不僅出口規模持續擴大,進口跨境電商也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2024 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為外貿外資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商務部印發《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建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貿易外匯業務管理的通知》,優化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辦理方式。這些政策的出臺,進一步促進了跨境電商行業的規范化和健康發展,為行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全球跨境電商行業態勢?
1、市場規模與增長趨勢?
近年來,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根據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數據統計,2019 - 2023 年,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從 3.36 萬億美元攀升至 5.85 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4.9%。2023 年,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跨境電商憑借其便捷、高效的特性,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同比增長 15.3%,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活力。
未來,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及消費者對跨境商品需求的持續增長,預計全球跨境電商市場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到 2028 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9 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維持在 10% - 12% 之間。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關鍵因素: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截至 2023 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已超過 50 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占比超過 90%。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便捷地接入互聯網,隨時隨地進行跨境購物,極大地拓展了跨境電商的用戶群體和市場空間。?
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轉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消費者的視野更加開闊,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特色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跨境電商平臺豐富的商品種類、便捷的購物體驗以及相對優惠的價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選擇跨境購物。同時,年輕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更傾向于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全球商品,這也進一步推動了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
物流和支付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近年來,全球物流和支付行業取得了顯著進步,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物流方面,國際快遞、專線物流、海外倉等多種物流模式不斷發展,物流時效和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支付方面,信用卡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如 PayPal、支付寶國際版等在跨境支付領域廣泛應用,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不斷提高,解決了跨境電商交易中的支付難題,促進了跨境電商交易的順利進行。?
2、主要區域市場剖析?
2.2.1 歐美市場?
歐美地區是全球跨境電商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穩定。以 2023 年為例,歐洲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1.8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 12%;美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為 1.4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 13%。?
歐美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消費者對高品質、多樣化商品的持續追求,以及電商基礎設施的高度完善。歐美國家擁有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和廣泛的網絡覆蓋,消費者對在線購物的接受度高,電商滲透率持續提升。同時,歐美地區發達的物流和支付體系,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消費者偏好方面,歐美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品牌和個性化。在歐洲,德國消費者對電子產品、汽車配件等商品需求旺盛;英國消費者則對時尚服裝、美妝護膚等品類較為青睞。在美國,消費者對科技產品、家居用品和戶外運動裝備的購買熱情較高。此外,歐美消費者對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加。?
在競爭格局方面,歐美市場競爭激烈,國際知名電商平臺如亞馬遜、eBay 等占據主導地位。亞馬遜憑借其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豐富的商品種類和優質的客戶服務,在歐美市場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較高的市場份額。eBay 以其獨特的拍賣模式和廣泛的全球用戶群體,也在歐美跨境電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此外,一些本土電商平臺如德國的 Zalando、法國的 Cdiscount 等,在特定品類和區域市場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2.2 亞太市場?
亞太地區是全球跨境電商市場增長最為迅速的區域之一,市場潛力巨大。2023 年,亞太地區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2.5 萬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42.7%,同比增長 18%。?
中國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和跨境電商市場,在 2023 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 2.3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5.6%。中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完善的電商生態系統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擁有豐富的產品資源,涵蓋服裝、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多個領域,能夠滿足全球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中國的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拼多多旗下的 Temu 等,憑借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技術實力,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費者。?
東南亞地區是亞太市場的另一重要增長點,近年來電商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23 年,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45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該地區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推動了電商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此外,東南亞地區年輕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中產階級群體不斷壯大,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東南亞市場,Shopee、Lazada 等電商平臺占據領先地位,同時,TikTok Shop 等新興社交電商平臺也在快速崛起,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購物體驗,進一步激發了東南亞地區的消費活力。?
2.2.3 其他新興市場?
除了歐美和亞太市場,拉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拉美地區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增長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電商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2023 年,拉美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20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巴西、墨西哥等國家是拉美地區的主要電商市場,消費者對時尚、家居、科技等領域的商品需求旺盛。隨著當地物流和支付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消費者對跨境購物接受度的提高,拉美地區跨境電商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中東地區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強烈,跨境電商市場發展迅速。2023 年,中東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15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國家是中東地區的主要電商市場,這些國家經濟較為發達,消費者購買力強,對高端商品、電子產品、美妝護膚等品類的需求較大。此外,中東地區政府對電商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法規,促進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非洲地區電商市場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2023 年,非洲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 8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0%。隨著非洲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逐步改善,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非洲跨境電商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非洲市場,Jumia 等本土電商平臺占據主導地位,同時,一些國際電商平臺也開始布局非洲市場,未來非洲跨境電商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
三、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態勢?
1、市場規模與增長
根據市場調研發現,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成為推動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9 - 2023 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從 1.29 萬億元攀升至 2.38 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6.1%,2023 年同比增長 15.6%,如圖 2 所示。?
在 2024 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達到 1.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5%,高于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 4.4 個百分點。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政策支持: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簡化通關流程、稅收優惠等,為跨境電商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截至 2024 年,中國已設立 165 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覆蓋 31 個省份,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這些試驗區在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跨境電商的規范化和健康發展。?
消費升級: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高品質、個性化的海外商品需求日益增長,跨境電商滿足了消費者對全球優質商品的需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在美妝、母嬰、食品、3C 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者對海外品牌的認可度較高,跨境電商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商品選擇和便捷的購物體驗,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技術創新: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廣泛應用,提升了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能夠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優化選品和營銷策略;人工智能客服和智能推薦系統提高了客戶服務質量和購物轉化率;云計算技術為跨境電商平臺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保障了平臺的穩定運行。例如,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商品的智能定價和庫存管理,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2、進出口結構
在進出口結構方面,中國跨境電商以出口為主,出口規模持續增長,占比不斷提升。2023 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額為 1.83 萬億元,增長 19.6%;進口額為 5483 億元,增長 3.9%,出口占比達到 76.9%,如圖 3 所示。?
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主要商品品類包括服飾鞋包首飾、3C 電子產品、家居家紡用品等。其中,服飾鞋包首飾占比最高,達到 27.3%,這得益于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能夠提供豐富多樣、時尚新穎的產品,滿足全球消費者的時尚需求;3C 電子產品占比為 14.4%,中國在電子制造領域具有技術和成本優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家居家紡用品占比 12.4%,中國的家居用品以其精湛的工藝、良好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受到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進口方面,美妝及洗護用品、食品生鮮是主要的進口品類。美妝及洗護用品占進口總額的 28.8%,隨著國內消費者對美容護膚和個人護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國際知名美妝品牌的需求持續增長;食品生鮮占比 25.2%,消費者對海外優質食品、生鮮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跨境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買渠道,滿足了消費者對多樣化食品的需求。?
3、主要平臺及企業
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競爭激烈,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平臺和企業,涵蓋出口和進口跨境電商領域。?
在出口跨境電商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是全球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之一,覆蓋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站式的跨境電商解決方案。平臺上商品種類豐富,包括服裝、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多個品類,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提升了用戶購物體驗。2023 年,速賣通的 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 5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在全球跨境電商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深圳賽維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跨境電商業務為主的企業,主要通過 Amazon、Wish、eBay、Walmart 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和 SHESHOW、Retro Stage 等自有品牌獨立站,向全球消費者銷售時尚服裝、鞋履、配飾、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等品類豐富的商品。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供應鏈和銷售渠道的高效管理,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 100 億元,凈利潤 5 億元,在出口跨境電商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進口跨境電商領域,天貓國際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進口跨境電商平臺,與全球 87 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牌合作,引進了超過 4000 個品類、20000 個海外品牌的商品,涵蓋美妝、母嬰、食品、家居等多個品類。平臺通過保稅進口、海外直郵等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2023 年天貓國際的 GMV 達到 3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在進口跨境電商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京東國際是京東集團旗下的進口跨境電商平臺,依托京東強大的物流和供應鏈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正品保障和優質服務。平臺上的商品來自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母嬰、美妝、食品、3C 等多個品類,通過與海外品牌的深度合作,引入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和新品。2023 年京東國際的 GMV 為 2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在進口跨境電商市場中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良好的口碑。?
4、區域發展格局
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區域分布呈現出明顯的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的跨境電商企業數量最多,發展最為活躍。據研精畢智信息咨詢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截至 2024 年,廣東省現存跨境電商相關企業 7102 家,占全國比重超過 30%,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深圳、廣州、佛山是廣東省跨境電商企業的主要集聚城市,分別現存 3193 家、1548 家、1105 家相關企業。如圖 4 所示。?
廣東省跨境電商發展優勢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產業基礎雄厚:廣東省是中國的制造業大省,擁有完善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在服裝、電子、玩具、家具等多個領域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為跨境電商提供了豐富的商品資源。例如,東莞是全球知名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深圳的服裝產業在設計、生產和供應鏈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這些產業優勢使得廣東省的跨境電商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優質的商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物流和供應鏈配套完善:廣東省擁有發達的物流網絡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擁有多個國際知名的港口和機場,如廣州港、深圳港、白云國際機場等,物流運輸便捷高效,能夠滿足跨境電商快速配送的需求。同時,廣東省的供應鏈配套服務齊全,包括倉儲、分揀、包裝、報關等環節,能夠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政策支持力度大: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設立跨境電商專項資金、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優化通關環境等,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例如,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升跨境電商服務水平、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推動了廣州市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
除廣東省外,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的跨境電商也發展迅速。浙江省以杭州為核心,形成了跨境電商產業集群,阿里巴巴、網易考拉等知名企業總部位于杭州,帶動了周邊地區跨境電商的發展。江蘇省的蘇州、南京等地,憑借其發達的制造業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眾多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山東省的青島、濟南等城市,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跨境電商產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地區在產業基礎、物流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各具優勢,共同推動了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