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每年能夠產出近200份定制化報告以及上千份細分市場調研報告。公司構建了涵蓋8000萬以上的海外樣本、30萬以上的權威專家信息以及3600萬以上的國內電話樣本與企業樣本,為各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助力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造紙行業是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原材料產業,更是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行業。近年來,中國造紙行業憑借規模效應和技術創新持續增強競爭力,整體保持穩定增長,且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一、造紙行業發展概述
1、造紙行業:傳統與現代融合,挑戰與機遇并存
造紙行業作為一個古老而重要的產業,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代的手工造紙到現代的大規模機械化生產,造紙技術不斷進步。然而,當前造紙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原材料價格波動頻繁,如木材、竹漿、廢紙等價格受到國際市場、天氣、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給企業成本控制帶來較大壓力。根據調研報告進行統計,造紙行業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容易導致企業盈利能力的波動。另一方面,環保壓力日益增大。隨著政府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環保政策日益嚴格。造紙行業作為傳統高污染行業,面臨著環保投入加大、排放標準提高等壓力。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保設施升級和技術改造,以應對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
盡管面臨挑戰,但造紙行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推動下,仍有廣闊發展機遇。隨著科技的發展,造紙行業技術不斷更新,如智能化識別系統和先進的自動監測設備的應用,提高了通信效率,節省了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同時,市場對各類紙制品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高端化的趨勢,如包裝用紙在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需求旺盛,特種用紙市場細分明顯,為造紙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2、投資聚焦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企業
在造紙行業中,投資應關注具備環保措施和先進技術的企業,以實現長期穩定回報。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加大環保投入,提升環保設施水平。通過清潔生產、廢物利用等技術手段,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不僅符合國家政策要求,也能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價值。同時,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能夠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倡導并引進新技術工藝設備,加強制漿造紙過程節能、環保、清潔化能力和多循環新工藝的研究和實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例如,一些企業通過采用智能化生產技術,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資源消耗。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開展原材料替代研究,開發新型環保材料,降低對傳統原材料的依賴,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3、風險與應對策略需重視
造紙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原材料波動、環保壓力、市場需求變化、技術更新等。針對這些風險,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
對于原材料波動風險,企業可通過采購管理、原材料庫存控制等手段,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的影響。同時,積極尋求與原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獲取更有利的價格和供應保障。此外,開展原材料替代研究,開發新型環保材料,降低對傳統原材料的依賴。
面對環保壓力,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加大環保投入,提升環保設施水平。通過清潔生產、廢物利用等技術手段,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強與政府、環保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應對環保監管壓力。
在市場需求變化方面,企業應加強市場研究,準確把握市場動態,提前布局市場。通過多元化市場開拓,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應對市場競爭壓力。
對于技術更新風險,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跟蹤國際先進技術動態,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加強技術成果轉化,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效率。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享研發資源,降低研發風險。
二、造紙行業發展現狀
1、宏觀經濟與造紙行業的關聯
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各類紙張產品的需求有著顯著變化。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文化用紙的需求往往會隨著教育、出版等行業的繁榮而增加。例如,隨著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文化消費的提升,未涂布印刷書寫紙等文化用紙的需求穩步上升。預計全年未涂布印刷書寫紙生產量約為 1775 萬噸,較上年增長約 2.3%。而在經濟繁榮帶動電商等行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包裝用紙的需求極為旺盛。箱板紙瓦楞原紙在物流運輸和商品包裝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需求較大。
國家在環保、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政策對造紙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在環保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造紙企業加強污水處理、減少廢棄物排放,并鼓勵企業采用環保技術和設備,推動綠色生產。例如,《造紙行業 “十四五” 及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綱要》中提到,造紙行業要加大投資節能改造,充分發揮熱電聯產作用,加大有機廢液、有機廢物、生物質氣體的回收利用,固體廢物近零排放,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在產業升級方面,國家鼓勵造紙行業從傳統的造紙品種轉向高附加值的特種紙和新型紙張產品,以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2、總體運行情況
造紙業是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基礎性原材料產業,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民生領域。借助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產品優化等措施,該行業不斷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和市場應變能力,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在2024年的前八個月里,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的總產量達到了10317.9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7%。同時,規模以上的造紙及紙制品企業共計實現營業收入9340.3億元,同比增長5.3%;并且,這些企業的利潤總額也實現了大幅提升,達到了285.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6.2%。
目前,造紙行業的生產規模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據調研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24 年 1—7 月,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達到 8957.9 萬噸,同比增長 11.8%。市場份額分布較為廣泛,中國造紙企業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已經形成了多個競爭梯隊。其中,玖龍紙業等龍頭企業憑借其規模優勢和技術實力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主要產品類型涵蓋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等。發展趨勢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紙及紙板的需求量將穩步增長;同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環保政策的加強,造紙行業將向綠色、環保方向轉型。
3、競爭格局
傳統造紙企業與新興企業的競爭態勢日益激烈。傳統造紙企業在生產規模、市場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面臨著技術更新和環保壓力等挑戰。新興企業則在技術創新、環保理念等方面具有后發優勢。國內外企業的市場競爭策略也各有不同。國內企業在成本控制、本土市場了解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國外企業在技術研發、品牌建設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例如,國外一些企業在環保技術方面投入較大,采用無元素氯漂白技術(ECF)和全無氯漂白技術(TCF),降低了漂白廢水中毒性強的有機氯化物含量。
4、技術前沿動態
現代造紙技術的發展迅速,數字化技術、環保工藝等在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采用生物酶技術處理造紙廢水,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利用智能制造技術提升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在環保工藝方面,新的蒸煮工藝及裝備如 “延時脫木素改良型蒸煮” 工藝及裝備(EMCC)及 “等溫連續蒸煮” 工藝及裝備(ITC),能制得較低硬度的紙漿,不降低紙漿強度,并能節約蒸煮用汽量。氧脫木素技術在化學漿廠傳統的蒸煮及漂白兩工序之間增加一個工序,利用氧氣在堿性條件下對中高濃度的蒸煮粗漿進行更深度的脫木素,廢水可以并入蒸煮黑液進行回收處理,減輕整個制漿系統的污染負荷。